挂线定位,分层施工
关于护坡1:1.5坡度的放线方法,综合相关施工规范和经验,具体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
-
设计确认
核对设计图纸,明确坡度比例(1:1.5)、护坡高度、宽度等参数,确保与设计一致。
-
材料准备
准备浆砌片石材料(如碎石、水泥砂浆等)及施工工具(如水平仪、经纬仪、挂线工具等)。
二、放线定位
-
基准线设置
-
在护坡起点和终点各放设一根水平基准线,用木板或钢卷尺固定。
-
根据1:1.5坡度计算出理论坡度值(如每米水平距离对应1.5米垂直高度),用于后续放线校准。
-
-
挂线施工
-
沿基准线悬挂水平控制线,横向间距为砌石厚度的1.5倍,竖向间距1.5米。
-
使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校准挂线,确保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
三、施工过程控制
-
分层铺筑
-
先铺一层水砂浆底层,厚度根据设计确定(通常10-20cm)。
-
按挂线位置逐块砌筑片石,确保每块石块水平且坡度一致。
-
-
实时校正
- 砌筑过程中使用水平仪检查坡度,及时调整石块位置,避免坡度偏差。
-
勾缝处理
- 砌筑完成后进行勾缝,要求平直、紧密,无空鼓、遗漏现象。
四、质量检查
-
坡度验证
-
完工后测量实际坡度,允许偏差控制在±1%以内。
-
可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复核。
-
-
结构稳定性检查
- 检查护坡底部基础是否牢固,片石排列是否密实。
注意事项
-
若采用其他材料(如混凝土护坡),放线方法需调整,通常通过设计坡度直接控制混凝土浇筑坡度。
-
复杂地形需结合地形起伏调整放线方案,确保整体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有效控制护坡1:1.5坡度的放线质量,确保工程安全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