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微量化学物质,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根据其功能,植物激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生长素类 :
-
吲哚乙酸(IAA) :植物体内最原始的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特别是顶端优势。
-
萘乙酸(NAA) :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广泛应用于农业中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等。
-
吲哚丁酸(IBA) :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主要用于促进生根和防止落花落果。
- 赤霉素类 :
-
赤霉素A(GAA) :主要促进植物的生长、开花和果实发育。
-
赤霉素B(GBA) :具有与赤霉素A类似的功能,但作用机制可能有所不同。
- 细胞分裂素类 :
-
环烯醚胺(CBD) :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
-
腺苷酸环化酶(AC) :参与细胞分裂过程,促进细胞分裂和延缓衰老。
-
6-BA(苄氨基嘌呤) :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子衰老。
-
KT-30(氯吡脲) :另一种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芽的分化。
- 脱落酸类 :
-
脱落酸(ABA) :主要抑制植物生长,促进种子休眠和叶、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抑制茎秆衰老和脱落。
- 乙烯类 :
- 乙烯利 :人工合成的乙烯发生剂,用于催熟果实、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等。
- 抗逆性激素类 :
- 油菜素内酯(BR) :提高植物抗寒、抗旱、抗盐碱等能力。
- 营养生长素类 :
-
硝酸盐(NO3-) :调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
磷酸盐(PO4^3-) :同样调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 应激激素类 :
-
萝卜硫素(PTS) :应对外界环境压力,提高植物的适应能力。
-
黄酮醇 :参与植物应对环境压力的反应。
这些植物激素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相互协同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