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表现,但也可能由应激反应、药物副作用等非疾病因素引起。 关键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则属于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高血糖的核心危害在于长期未控制会损伤血管、神经及器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
糖尿病是血糖升高的最常见病因
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1型糖尿病需终身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与遗传、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
糖尿病前期是“预警信号”
空腹血糖6.1~7.0mmol/L或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7.8~11.1mmol/L)时,虽未达糖尿病标准,但未来进展风险高。约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需通过饮食运动干预逆转。 -
应激性高血糖与一过性升高
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会暂时升高血糖,消除诱因后可恢复正常。过量摄入糖分、情绪激动、激素类药物也可能导致短期血糖波动。 -
其他罕见原因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遗传性胰岛素抵抗等也可能引发高血糖,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提示: 血糖升高并非等同糖尿病,但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规律运动是防控关键。若确诊糖尿病或前期,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