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质状态(去皮质综合征)是严重脑损伤后的特殊意识障碍,主要与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缺氧、代谢紊乱等疾病相关,典型表现为意识丧失但保留原始反射,可能伴随视力/听力障碍、肢体瘫痪或智能减退。
-
感染中毒性脑病:急性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或病毒感染(如流感、腺病毒)引发的脑部中毒反应,儿童高发。重症患者可从昏迷转为去质状态,伴随高热、惊厥、脑膜刺激征,部分遗留注意力缺陷或性格改变。
-
脑缺氧与代谢紊乱:窒息、休克等导致脑供氧不足,或严重电解质失衡(如肝性脑病),可能损伤大脑皮层功能,引发去皮层强直(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及无意识睁眼等表现。
-
脑血管意外:双侧大脑皮层广泛梗死或出血,破坏意识中枢但保留脑干功能,患者可能出现无目的眼球转动、吞咽反射存在,但无法应答或自主活动。
-
颅脑外伤或中毒:严重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直接损害皮层神经元,导致长期去质状态,常伴有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等体征。
提示:去质状态需紧急医疗干预,早期治疗原发病可改善预后。若出现突发头痛、呕吐伴意识障碍,应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或脑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