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一制度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简称“居民医保”)已经整合了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者在2018年后统一更名为城乡居民医保。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制度整合背景
-
政策统一需求
为消除城乡医疗保障差距,2018年起我国启动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将原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为统一制度。
-
覆盖范围调整
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对象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包括未成年人、失业人员等),而原新农合仅覆盖农村户籍居民。
二、核心差异(整合前)
-
参保对象
-
新农合:仅限农村户籍居民。
-
城镇居民医保:覆盖城镇非从业居民。
-
-
管理部门
-
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
-
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
-
-
报销比例
-
城镇居民医保:整体报销比例较高(约85%),且随医院等级提高而提高。
-
新农合:报销比例较低(约10%-80%),且存在年度起付线、封顶线等限制。
-
三、现状与使用
-
统一名称与待遇
目前全国统一使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名称,但保留了“新农合”历史参保记录。- 缴费与待遇延续性
参保人员无需重新缴费,待遇自动延续。
四、其他说明
-
“清零”现象
农村居民医保个人账户存在年度清零机制,而城镇职工医保则无此限制,这反映了城乡医疗保障的差异设计。
居民医保包含原新农合的保障内容 ,两者已实现制度合并,但名称和部分管理细节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