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障碍是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的变态心理现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感觉障碍及其具体表现:
- 1.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例如,对通常的阳光感到耀眼甚至疼痛,对周围人普通的交谈声感到震耳欲聋,对轻微的皮肤刺激感到疼痛难忍。这种现象多见于神经症、癔症、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 2.感觉减退(Hypoesthesia):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降低。例如,对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只有轻微的感觉,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称为感觉消失(Anesthesia)。这种现象多见于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催眠状态、癔症等。
- 3.感觉倒错(Paresthesia):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人不同性质或相反的异常感觉。例如,对冷的刺激产生灼热感,用棉球轻触皮肤时患者产生麻木感或疼痛感。这种现象多见于癔症。
- 4.内感性不适(Senestopathia):亦称体感异常,指躯体内部产生某种不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异样的,性质难以表达,定位描述相对模糊。例如,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游走、溢出、虫爬等特殊感觉。这种现象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颅脑外伤性精神障碍等。
- 5.感觉缺失(Anesthesia):表示机体失去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即便外界的刺激比较强烈,患者却完全无法感知
- 6.感觉异常(Paresthesia):患者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可出现冷热感、潮湿感、麻木感、蚁行感、电击感、束带感等障碍
这些感觉障碍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的神经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