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和跖骨短是一种由遗传或内分泌异常导致的骨骼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手掌和足部的骨骼短缩,常伴随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特殊体态(如圆脸、矮胖身材)。 该病多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相关,因靶细胞对甲状旁腺素(PTH)无反应引发代谢紊乱,需通过基因检测和影像学确诊。
-
病因与遗传机制
本病多为X连锁显性遗传,基因突变导致靶细胞对PTH抵抗,分为Ⅰ型(受体缺陷)和Ⅱ型(受体后缺陷)。部分病例与短指症(如BDE型)或综合征(如唐氏综合征)相关,需结合家族史分析。 -
典型症状与体征
患者常见短指/趾、腕骨变形、基底节钙化,儿童期可伴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假性甲旁低者还可能出现异位骨化、皮肤干燥及反复抽搐,需通过血钙、血磷及PTH水平辅助诊断。 -
诊断与鉴别
X线显示掌骨/跖骨缩短、骨骺早闭;Ellsworth-Howard试验可区分Ⅰ/Ⅱ型。需与黏多糖贮积症、马凡综合征等鉴别,后者多伴关节松弛或心血管异常。 -
治疗与管理
以纠正钙磷代谢为主,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严重骨骼畸形需截骨延长或外固定支架矫形。遗传咨询至关重要,尤其对有生育计划的家庭。
早期干预可改善生活质量,但需终身随访代谢指标。若发现儿童生长迟缓或手足畸形,建议尽早就诊内分泌科和骨科联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