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标串标的最新规定,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最新案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法律适用范围
-
《招标投标法》 :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货物采购、服务采购等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
-
《政府采购法》 :专门针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行为。
二、行为认定标准
-
投标人之间串通
-
协商投标报价、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
-
约定中标人、放弃投标或中标;
-
投标文件由同一单位或个人编制、委托同一机构办理;
-
投标保证金从同一账户转出。
-
-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
-
泄露标底、压低或抬高标价;
-
预先内定中标人;
-
以其他形式勾结谋取中标。
-
-
其他情形
-
投标人组成临时联盟、协同投标;
-
投标文件异常一致或报价规律性差异。
-
三、处罚标准
-
刑事责任
-
涉嫌串通投标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
行贿导致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0.5%-10%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5%-10%。
-
-
行政责任
-
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0.5%-10%罚款;
-
被禁止1-2年参加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
-
法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3年内禁止参与军队采购。
-
-
其他后果
-
涉嫌犯罪需没收违法所得;
-
被通报批评、限制参与公共资源交易。
-
四、治理建议
-
完善信用体系 :建立全国统一的招投标信用评价平台,对失信企业联合惩戒;
-
规范代理机构 :要求招标代理机构配备具备资质的招标师,规范文件编制流程;
-
强化监督机制 :公开招标底价、评标过程等信息,防止信息泄露。
以上规定综合了《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及最新司法解释,旨在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