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避光
若因药物或接触光敏物质引发反应,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严格避光,避免紫外线加重症状。
2. 局部护理
• 轻度症状(发红、瘙痒):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擦缓解瘙痒,配合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抗炎。
• 水疱或渗出:避免抓挠,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湿敷,渗液多时可加用氟替卡松乳膏;若水疱破溃,可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 系统治疗
• 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减轻过敏反应。
• 严重者需短期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控制炎症。
4. 物理降温
红肿明显时可用冷湿敷(如生理盐水或清水浸湿纱布冷敷)缓解症状。
5. 生活调理
•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光敏性食物(如芹菜、柠檬)。
• 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和E促进皮肤修复。
6. 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面部/眼周严重红肿、水疱、渗液;
• 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加重;
• 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
预防建议:
• 日晒前20分钟涂抹防晒霜(SPF≥30+),每2-3小时补涂。
• 避免在10:00-15:00强光时段外出,穿戴长袖衣裤、遮阳帽。
• 光敏体质者慎用含光敏成分的化妆品/药物。
(注: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