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多因素性疾病。其特征是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对环境中的致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过度反应,导致鼻黏膜慢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喷嚏、流涕和鼻塞。
病因
- 遗传因素:变应性鼻炎有家族聚集倾向,与多基因遗传有关\cite{web_7:8}。
- 环境因素:
- 吸入性变应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真菌等。
- 食物性变应原: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
- 接触性变应原:如化妆品、汽油、油漆等。
- 其他因素:如冷空气、温度变化、内分泌失调等。
临床表现
- 鼻痒: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有眼痒、耳痒和咽痒等。
- 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三个,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
- 清涕:大量的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地从鼻孔滴下。
- 鼻塞: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 嗅觉障碍:由黏膜水肿、鼻塞而引起者,多为暂时性。
分类
-
根据临床症状是否随季节而变化分类:
-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症状在特定季节(如春季花粉传播季节)加重。
-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症状全年存在,与室内过敏原(如尘螨、宠物皮屑)接触有关。
-
根据病程分类:
- 间歇性:症状发生的天数小于每周4天或病程小于4周。
- 持续性:症状发生的天数大于每周4天或病程大于4周。
-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类:
- 轻度:症状较轻,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 中重度:症状明显,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治疗
- 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与已知过敏原接触。
- 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等。
- 免疫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致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 手术治疗:如下鼻甲成形术、鼻中隔矫正术、神经切断术等,作为辅助治疗方法。
通过规范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