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性肥胖:青春期由于激素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增加),身体脂肪比例上升是正常发育现象,尤其是女性乳房发育、体型丰满等第二性征的形成与此相关。这种阶段性肥胖若未伴随健康问题,通常无需过度干预。
-
病理性肥胖:若青春期体重超标严重(如BMI超过同龄正常范围),或伴随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等疾病,则属于异常情况,需警惕成年后慢性病风险增加。研究显示,青春期肥胖者成年后肥胖概率超70%。
建议:
- 通过BMI指数(体重÷身高²)评估体重是否达标,青春期标准与成人不同,需参考年龄性别对照表。
- 避免盲目节食,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运动(每天1小时中高强度活动)科学管理体重。
- 若体重异常或出现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青春期轻度肥胖可能是正常发育现象,但需关注长期健康影响;中重度肥胖则需积极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