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规范是保障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核心准则,其核心标准依据国标GB14886-2016,涵盖路口流量、事故率、视距等多维度条件,并强调信号灯类型、安装高度与协调控制的精细化要求。
-
设置条件
信号灯需根据路口类型(如十字形、T形)、交通流量(如主干道双向流量≥750PCU/h)及事故率(三年内年均5次以上事故)综合判定。特殊场景如学校周边、盲人集中区域需增设声响提示装置或非机动车信号灯。 -
信号灯类型与功能
包括机动车信号灯(红绿黄三色)、方向指示灯(多相位控制)、闪光警告灯(黄闪提示安全通过)等。车道信号灯用于可变车道,人行横道信号灯需匹配绿闪时长(1-2次/秒)以确保行人安全。 -
安装规范
安装高度需满足视距要求(如设计车速60km/h时最小视距110m),悬臂长度应确保信号灯不被遮挡。出口处信号灯需在驾驶人正前方30°角范围内清晰可见,大型路口需多组补充。 -
智能化与协调控制
现代信号灯系统趋向联网协调控制,通过绿波带、红波带等策略优化通行效率。单点定时控制需根据流量动态调整,并与区域路网信号联动。
遵守信号灯设置规范不仅能降低事故风险,还能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驾驶员与行人需共同关注信号灯变化,配合智能交通系统的动态调整,实现安全高效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