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近期出现的问题,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电销业务违规问题
-
违规利益输送
平安产险因电销业务中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如高额返佣),且未按规定保管电销录音资料、内控管理不合规,被监管部门处罚595万元。
-
多起罚单叠加
2024年5月,平安产险因14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罚单,合计罚没7800万元,涉及内控、合规管理等多方面问题。
二、代理退保诈骗风险
近期出现虚假宣传“退保好政策”,通过诱导办理退保获取个人信息、高额佣金,导致消费者保障丧失、个人信息泄露,甚至涉及诈骗。
三、销售与理赔纠纷
-
销售误导案例
-
虚假宣传 :2017年消费者投诉称,平安保险业务员承诺“随时取款”“狗咬猫抓全赔”,但实际理赔时以合同条款为由拒绝赔付,仅退6000元。
-
未签合同 :另一案例中,消费者在未了解条款情况下被推荐保险,后因理赔问题投诉称工作人员态度恶劣,存在“工号外呼”等违规操作。
-
-
理赔难问题
- 平安车险被投诉存在“费率优惠减少”“强制搭售人身险”等问题,且理赔审核标准不一,导致车主权益受损。
四、其他风险提示
- 投资端风险 :2021年平安人寿计划投资超330亿元海外项目,若投资失败可能影响公司整体运营。
建议
-
谨慎选择产品 :注意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被“高收益”宣传吸引,理性评估自身需求。
-
保留证据维权 :遇到理赔纠纷时,及时收集录音、合同等证据,通过监管部门或消费者平台投诉。
-
提高风险意识 :对“代理退保”等异常渠道保持警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以上问题反映了保险行业在合规运营、消费者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企业需完善内控机制,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