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先天性疾病的感觉和症状复杂多样,取决于具体的疾病类型和受累部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
- 头部和脊柱畸形相关感觉及症状
- 颅骨裂:枕部囊性颅裂者,能感觉到头部有圆形或椭圆形包块,安静时软,哭闹用力时张力增大。鼻根部囊性颅裂会引起面部畸形,如鼻根部扁宽、眼眶增宽、眼球被挤向外侧,还可能有通气不畅的感觉。
- 脊柱裂:腰骶段畸形可能导致下肢感觉像有蚂蚁爬或麻木感,同时肌肉无力,难以正常行走,会阴部及下肢皮肤感觉变得不灵敏,还可能出现尿失禁。颈段畸形会使上肢肌肉萎缩、无力,像提不起东西,下肢则感觉发紧、僵硬,行走困难,高位颈段畸形还可能伴有小脑性共济失调,如走路不稳,拿东西时手会颤抖。
- 狭颅症:因受累颅缝部位和数目不同,会出现不同形状的头颅畸形,如尖头畸形、扁头畸形等,可能伴有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 颅底凹陷症:首发症状多为颈枕部疼痛,像落枕一样的疼痛,同时上肢可能有麻木、酸痛感,肌肉逐渐萎缩,还可能出现眼球震颤,看东西时感觉物体在晃动,走路不稳,像喝醉酒一样。
- 先天性脑积水:患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迅速增大,前囟大且张力高,能感觉到头皮紧绷,患儿常有头发稀少、精神萎靡,晚期可出现视觉障碍、嗅觉障碍、抽搐等。
- 神经组织本身发育异常相关感觉及症状
- 脑皮质发育不良:Ⅰ 型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感觉突然意识丧失、肢体抽搐。Ⅱ 型大多数患者表现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发作时身体局部会不自主地抽动。
-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多于 2 岁前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瘫,如肢体运动不协调、僵硬或无力,还可能伴有智力障碍,学习、认知能力比同龄人差,以及癫痫发作。
- 胼胝体发育不良: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视觉障碍,看东西时可能感觉模糊或有重影,或存在定位障碍,比如无法准确判断物体的位置。部分患者可出现智力发育不全,学习成绩差,记忆力不好,也可伴有脑积水改变。
- 无脑畸形:由于患儿颅骨穹隆阙如造成面部特征性外貌,呈非常奇特的蛙状脸,并且可并发许多其他身体部位畸形,通常无法存活。
- 巨脑畸形:突出表现为头大,脑体积呈对称性增大,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发育障碍,如学习能力差,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和反应比较迟钝,但无脑积水征象。
- 其他相关感觉及症状
- 脑性瘫痪:多数患者可有运动发育落后,比如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很多,随意运动减少,肌张力改变,姿势及反射异常,如肢体姿势异常、走路姿势怪异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智力减退、语言障碍,说话晚、发音不清或表达困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癫痫、精神行为异常等。
- 结节性硬化病:多于 10 岁前起病,典型表现为面部皮质腺瘤,能摸到面部有小结节,还会出现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学习和生活能力逐渐下降。
- 共济失调 - 毛细血管扩张症:首发症状通常为以躯干明显的小脑性共济失调,走路摇摇晃晃,难以保持平衡,一般于 3 - 6 岁在眼结膜、眼睑、面颊及四肢皮肤等处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能看到皮肤上有红色的细丝状血管,可伴有呼吸道反复感染、发育迟缓、早老性容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