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Bundle Branch Reentran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BBRVT)治愈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原发疾病未彻底解决
- 器质性心脏病持续存在:如果患者的原发疾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等没有得到完全控制或改善,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依旧存在,那么即使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经过治疗暂时被终止,也容易再次出现。因为异常的心脏结构可能继续为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病理基础。
- 心肌病变进展:一些心肌病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例如心肌炎的慢性迁延、心肌病的恶化等,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心脏的电生理状态不稳定,增加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复发的风险。
-
诱发因素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
- 生理因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的饮用等因素,可能会刺激心脏,使心脏的负荷加重,从而诱发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使用不当或副作用可能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例如,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等,都可能引发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复发。
- 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果得不到纠正,会干扰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从而导致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复发。
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治愈后仍存在复发的可能性,这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诱发因素,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