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是一种因腹内压骤然升高(如剧烈呕吐、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的食管下端或胃贲门连接处的黏膜撕裂,其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呕血、黑便等,是一种消化系统的常见急症。
不治疗的后果
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会导致血管暴露,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可大可小,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贫血
长期反复出血会导致慢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感染
撕裂的创面容易受到细菌侵入,引发感染,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败血症。食管狭窄
反复的炎症和损伤可能导致食管纤维化和狭窄,造成吞咽困难、营养不良等问题。胃食管反流
撕裂后,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可能受损,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炎症、糜烂甚至溃疡,长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心理影响
剧烈的胸痛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引发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食管癌风险增加
长期的黏膜炎症刺激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建议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虽然预后通常良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建议患者一旦出现症状(如胸痛、呕血、黑便),应尽快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