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胰腺炎目前尚无药物能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用药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 核心治疗包括胰酶替代缓解消化障碍、抑酸剂优化酶活性环境、镇痛药物管理慢性疼痛,并结合个体化营养支持与病因治疗。
- 胰酶替代制剂是基础治疗,如肠溶微球胰酶,需随餐服用以弥补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减轻脂肪泻和营养不良。儿童剂量需按体重和膳食脂肪量调整,同时避免高纤维饮食影响药效。
- 抑酸剂(如奥美拉唑)可提升十二指肠pH值,增强胰酶活性,尤其适用于胰酶疗效不佳者。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低镁血症或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疼痛管理需遵循阶梯原则:轻中度疼痛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重度疼痛需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必要时联用抗抑郁药等辅助镇痛。
- 病因治疗是关键,如遗传性病例需基因监测,胆道梗阻者需手术解除病因;并发糖尿病时需胰岛素控制血糖。
提示: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患儿年龄、病因及并发症制定,定期随访调整用药。日常需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