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性肠炎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病情持续进展
- 症状加重:患者会频繁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不适症状,且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腹泻次数增多,可能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外出工作或学习;腹痛的加剧会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甚至难以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
- 炎症扩散:炎症可能从结肠向其他部位扩散,如累及回肠末端、盲肠等,导致更广泛的肠道病变。这会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 肠梗阻:由于炎症长期刺激肠道,可引起肠道黏膜增生、瘢痕形成,导致肠道狭窄,进而引发肠梗阻。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患者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胀等症状,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 肠穿孔:肠道炎症严重时,肠壁会变得薄弱,在压力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穿孔。肠穿孔会导致腹腔感染,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腹肌紧张等腹膜炎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 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暴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由于大量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肠道菌群紊乱等因素,结肠会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肠壁张力下降,蠕动减弱甚至消失。患者会出现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 肠出血:炎症破坏了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便血、黑便等症状,长期慢性失血还会引起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
- 肛周疾病:结缔组织性肠炎患者常伴有腹泻,频繁的腹泻会刺激肛周皮肤,容易引起肛周湿疹、痔疮、肛裂等肛周疾病,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
癌变风险上升
- 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肠道黏膜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和变异,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研究表明,患有结缔组织性肠炎的患者,其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结缔组织性肠炎,患者后期可能面临更高的癌症威胁。
结缔组织性肠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一旦确诊为结缔组织性肠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