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廷顿病性痴呆是一种由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 HD)引发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核心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运动、认知功能衰退及精神障碍三联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HTT的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增导致脑内神经元损伤,平均发病年龄约40岁,亚洲人群患病率较低但症状同样严重。
-
遗传机制与病因
亨廷顿病性痴呆由4号染色体上HTT基因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异常扩增(≥40次)引发,产生毒性亨廷顿蛋白,破坏基底节(尤其尾状核)及大脑皮层神经元功能。患者子女有50%遗传风险,CAG重复次数越高,发病年龄越早、症状越重。 -
典型症状
- 运动障碍:早期以面部、四肢舞蹈样动作为主(如挤眉弄眼、弹钢琴样手指动作),晚期转为肌强直、吞咽困难;青少年型则以肌张力障碍和癫痫为主。
- 认知衰退: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进行性下降,语言流畅性受损,最终发展为全面痴呆。
- 精神异常:抑郁、焦虑、易激惹常见,自杀率较常人高4-6倍,部分伴幻觉或强迫行为。
-
诊断与治疗现状
基因检测(CAG重复次数≥36)是确诊金标准,影像学可见尾状核萎缩。目前无根治手段,治疗以对症为主:丁苯那嗪控制舞蹈症状,抗抑郁药改善精神问题,康复训练延缓功能退化。
早期基因筛查与家庭支持至关重要。患者需多学科管理,未来靶向药物(如降低毒性蛋白的ISIS-HTT)或为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