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是指由于脊髓供血不足而导致的脊髓功能损害。这种状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动脉硬化、脊髓血管畸形、微栓塞、血管痉挛和供血不足等。
脊髓缺血的常见症状包括:
-
肢体无力:
- 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乏力、肌肉无力和运动障碍等症状,通常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 下肢无力在行走之后更加明显,休息或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可使无力缓解。
-
感觉异常:
- 患者可能会感到麻木、刺痛感或感觉减退,这些异常感觉通常集中在腰部以下,包括下肢麻木、刺痛感等。
- 严重时甚至会失去触觉。
-
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
- 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尿潴留、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
-
性功能障碍:
- 男性可能会出现勃起硬度不足或维持时间短等问题,女性则可能面临性欲减退等问题。
-
肢体麻木:
- 如果脊髓缺血的程度较重,会导致神经根受压,进而引发肢体麻木的现象。这种感觉异常通常从脚趾开始向上蔓延,可涉及整个下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
间歇性跛行:
- 患者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时间后,一侧或两侧的下肢会感到沉重和无力,这往往会导致拖腿行走。一般适当休息后症状可以缓解,但有间歇性发作的特点。
-
截瘫:
- 当脊髓缺血过于严重时,很容易导致脊髓梗死,从而导致截瘫。发病时间快,可表现为脊髓损伤水平面以下瘫痪。
其他可能的症状还包括:
- 运动协调障碍
- 感觉过敏
- 共济失调
- 两点辨别感觉消失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脊髓缺血引起的神经元受损,导致相应功能受损或紊乱所致。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评估脊髓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