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主要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其核心病因可归纳为三大类: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贝类)、接触受污染的水源或环境,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性增加。该病毒传染性极强,仅需18个病毒粒子即可致病,且可通过粪-口途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于学校、养老院等聚集性场所。
- 病毒特性与传播途径
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具有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的特点,能在物体表面存活数周。传播方式包括:
- 食源性传播:生食被病毒污染的贝类(如牡蛎)或未洗净的蔬果是主要途径。
- 水源性传播:饮用被污染的水或接触污染水体后未彻底清洁双手。
-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呕吐物、排泄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餐具)。
- 高危诱发因素
- 饮食卫生不良:食用未彻底加热的海鲜或生冷食物,或处理食物前未规范洗手。
- 免疫力缺陷:老年人、婴幼儿、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更易感染且症状较重。
- 聚集性生活环境:学校、托幼机构等密闭空间易因气溶胶传播引发集体暴发。
- 季节性流行规律
诺瓦克病毒全年可发病,但冬季(10月至次年3月)为高发期,被称为“冬季呕吐病”。病毒每隔2—3年可能出现新变异株,导致区域性流行。
预防提示:注意手卫生、避免生食贝类、及时消毒污染物。若出现呕吐腹泻,需补充电解质防脱水,婴幼儿及老年人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