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五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定义
小儿炎症性肠病包括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呈连续性、对称性分布,病变为炎症和溃疡。
- 克罗恩病: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病变多呈节段性、非对称分布,常侵犯回肠末端及其邻近结肠,直肠较少受累。
2. 病因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IBD病史的儿童患病风险较高。
- 免疫紊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肠道炎症反应。
- 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可能触发疾病。
- 过敏反应:对某些食物成分或环境因素过敏。
3. 症状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症状多样,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及全身表现:
-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便血(黏液脓血便或脓血便)、里急后重、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 全身症状:发热、乏力、贫血、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不增等。
- 肠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炎、肝大、虹膜睫状体炎等。
4. 诊断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 病史和症状: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特点。
- 体格检查:观察腹部体征,如压痛、包块等。
- 辅助检查:
- 结肠镜检查:观察肠道黏膜炎症、溃疡或肉芽肿病变。
- 病理学检查:发现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等。
- 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如钙卫蛋白)、影像学检查等,帮助排除其他疾病。
5. 治疗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采取个体化方案:
- 一般治疗:调整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 药物治疗:
- 抗炎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药物。
- 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患者。
-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
-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用于难治性病例。
- 手术治疗:
-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坏死)的患者。
- 常见手术包括肠段切除术、肠修补术等。
总结
小儿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需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来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