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原发性的心肌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的一个或两个心室显著扩大,并伴有心脏收缩功能的减弱。这种病症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且常常导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病因方面,尽管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了,但研究表明它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以及其他未知因素有关。约20%至35%的小儿DCM病例被认为是家族性的,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是由遗传缺陷引起的 。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也可能直接损伤心肌或通过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间接损伤心肌 。
临床表现上,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可以非常多样,且病情进展通常比较缓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可能会表现出乏力、活动后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体重增加不良(婴儿)、喂养困难、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 。当心脏扩大时,体检可发现心前区膨隆、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音减弱以及奔马律等体征 。
诊断方面,医生会根据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家族史调查,结合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来进行综合判断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DCM的重要工具,能够清晰地显示心室腔的扩大情况及其收缩功能的变化 。
治疗主要是为了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力衰竭和预防并发症。长期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对于一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移植等更为复杂的治疗方法 。
预后方面,小儿DCM的预后往往较差,尤其是那些心脏重度扩大的患者,其生存率较低 。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特别是心脏移植技术的发展,部分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 。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疾病,需要一个多学科团队的合作来管理,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