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肺是一种因吸入含嗜热放线菌的有机粉尘引发的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常见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肺部炎症和纤维化。以下是综合信息整理:
1. 定义与病因
- 定义:属于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或细支气管肺泡炎,因反复吸入霉变稻草、谷物等环境中的嗜热放线菌孢子致病。
- 病原体:主要为嗜热放线菌属(如干草小多孢菌、普通嗜热放线菌),部分病例与热吸水链霉菌或曲霉菌相关。
2. 临床表现
- 急性型:接触抗原后4~8小时突发症状,如高热、畏寒、头痛、呼吸困难、胸闷,可伴湿啰音或哮鸣音。
- 慢性型:长期反复接触导致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持续性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蜂窝状肺。
3.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粗、结节或网状阴影;高分辨率CT可清晰识别肺纤维化或磨玻璃样结节。
- 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下降。
4. 治疗与预后
- 脱离环境:避免接触抗原是最根本措施。
- 药物治疗: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炎症。
- 预后:初次急性发作经及时治疗,1~4周症状可消退,肺功能恢复;慢性型可能遗留肺纤维化。
5. 流行病学
- 发病率:全球分布广泛,部分地区列为职业病,发病率约6.4%~8.3%。
- 高危人群:青壮年农民、接触霉变谷草的劳动者。
6. 并发症
慢性病程可能引发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
农民肺的早期识别和脱离致病环境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慢性患者需长期随访以监测肺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