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而得名
福建省之所以被称为“福建”,是因为在历史上,该地区的行政区划中包含了福州和建州两个重要的府,因此取这两个府的首字组合成了“福建”这一名称。福建这个名字还蕴含了地理和政治上的意义。在唐朝开元年间,为了加强边防,朝廷设立了军事长官经略使,并从福州和建州各取一字,命名为“福建经略军使”,这个名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省份的名称。
“福”字在中文里通常与幸福、吉祥相关联,而“建”字则常常与建设、建立等概念相关。将这两个字结合,不仅体现了福建地区军事地位的重要性,也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的省会,其名称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最初,福州地区被称为福清县,因境内有清流而得名。随着历史的变迁,福州的名称多次更改,如在唐朝时期称为福州道,到了南宋时期则称为福建路,明朝时期改为福州府。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后,福州成为福建省的省会,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福建省的名称来源于其历史上的行政区划,以及“福”和“建”两个字的吉祥寓意。而福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其名称则经历了多次变更,最终确定为现在的“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