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功能,导致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以下是对该疾病的详细介绍:
1. 定义与病因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发病机制是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导致神经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出现疲劳性肌无力。
2. 症状特点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具体症状包括:
- 眼外肌受累:如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等。
- 面部肌肉受累:表现为“面具样面容”,闭眼无力,吹气困难。
- 四肢肌肉受累:上肢无力导致梳头、刷牙困难;下肢无力表现为行走困难、容易疲劳。
- 延髓肌受累:如构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
3. 治疗方法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不同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药物治疗:
- 胆碱酯酶抑制剂: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肌无力症状。
- 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重症肌无力。
- 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适合老年人使用,但需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 免疫治疗: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起效快,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老年人。
- 血浆置换:适用于急重症患者,但需患者心功能良好且血浆制品不易获得。
- 手术治疗:
- 对于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患者,可进行胸腺切除手术,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或治愈。
4. 注意事项
- 老年人使用激素治疗时需慎重,因其可能导致血压、血糖波动及骨质疏松。
- 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 急重症患者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总结
老年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通过药物、免疫治疗及手术等综合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治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