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石膏综合征是一种与脊柱畸形治疗相关的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导致机械性肠梗阻,引发急性胃肠道症状。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五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1. 定义
小儿石膏综合征是指在治疗严重脊柱畸形(如侧弯或后凸)过程中,由于石膏固定、长时间仰卧或脊柱牵引等治疗措施,导致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从而引起的一系列急性胃肠道症状的综合病症。
2. 病因
该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解剖特点:十二指肠横部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其后方为脊柱。这种解剖结构使得十二指肠易受压迫。
- 治疗相关因素:
- 长时间仰卧于制动床上。
- 石膏固定或脊柱牵引导致腹壁肌肉张力下降。
- 肠系膜上动脉与十二指肠之间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加重压迫。
3. 症状
小儿石膏综合征的主要症状集中在消化道,且随病情进展而加重:
- 早期症状:
- 腹胀、腹痛(上腹部明显)。
- 恶心、呕吐,呕吐物初期为棕绿色,随后可呈咖啡色。
- 晚期症状:
- 弥漫性腹痛、胃潴留。
- 排气、排便停止。
-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4. 诊断
医生会根据以下方面进行诊断:
- 病史:患儿有脊柱畸形治疗史(如石膏固定、脊柱牵引)。
- 临床表现:腹痛、腹胀、呕吐、脱水等。
- 实验室检查:
- 血液常规:可能提示贫血或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 血液生化:血钠、钾、氯、钙等电解质异常。
- 呕吐物潜血试验:可能呈强阳性。
5. 治疗
治疗原则为及时解除机械性压迫,纠正酸碱失衡,缓解症状。具体措施包括:
- 胃肠减压:缓解胃肠道压力。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低钾或低氯性碱中毒。
- 抗生素:用于治疗或预防继发感染。
- 手术治疗:如内科治疗无效,需剖腹探查解除压迫。
- 其他支持治疗:如输血、抗凝治疗、营养支持等。
温馨提示
小儿石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家长需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变化,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以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