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发作状态,主要表现为血压骤然升高及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以下是关于此疾病的详细说明:
1. 嗜铬细胞瘤的定义及背景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通常位于肾上腺髓质,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的副神经节。这类肿瘤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及相关症状。
2.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典型症状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典型表现包括:
- 高血压:血压可骤然升高,收缩压可达200~300毫米汞柱,舒张压可达130~180毫米汞柱,且常规降压药效果不佳。
- 剧烈头痛:伴随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症状。
- 心律失常:儿茶酚胺的过量分泌会导致心悸、心动过速、胸闷气短,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或心源性猝死。
- 肾功能损害: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出现少尿、无尿、蛋白尿,甚至引发急性肾衰竭。
- 其他症状:如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缺氧表现(皮肤、黏膜呈蓝紫色)、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3. 病因与机制
嗜铬细胞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约50%的患者存在致癌基因突变,部分患者还伴有家族遗传性综合征,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危象的发生通常与肿瘤释放大量儿茶酚胺有关,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及靶器官损害。
4. 危害及并发症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的危害性极高,可能引发以下严重并发症:
- 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肺水肿等。
- 急性左心衰竭:因血压骤升和心肌损害导致。
- 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 消化系统损害:如消化道出血。
5. 早期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疾病,但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若不及时干预,危象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控制血压、手术切除肿瘤等,术后预后良好。
总结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是一种由嗜铬细胞瘤引发的急性严重状态,表现为血压骤升、剧烈头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并可能伴随多器官损害。此病病因复杂,但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危象风险并改善预后。若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