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尤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以下是对此疾病的详细解答:
1.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概述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 HHS)是一种因血糖极高、血渗透压显著升高导致的昏迷状态。常见诱因包括感染、脱水、药物使用不当(如胰岛素过量)等。该病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其高死亡率(约60%)而被认为是急危重症。
2. 治疗方法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治疗需要快速且精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补液治疗
- 补液是治疗的关键:患者因严重脱水,需通过静脉输液迅速补充体液。通常使用生理盐水(等渗液)或低渗液(如0.45%氯化钠)来纠正血渗透压。
- 补液量:24小时内补液量可达6000-10000毫升,具体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和血渗透压调整。
(2)胰岛素治疗
- 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常用剂量为2-6单位/小时,以缓慢降低血糖,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导致脑水肿。
- 血糖控制目标:血糖应缓慢降至16.7mmol/L,之后改用5%葡萄糖液加胰岛素维持。
(3)纠正电解质紊乱
- 补钾治疗: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低钾血症,需及时补充钾离子,维持血钾在4-5mmol/L。
(4)去除诱因和并发症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以降低死亡率。
(5)其他支持治疗
- 包括心电监护、吸氧等生命支持措施。
3. 预后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预后较差,主要原因是其高死亡率。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较多,治疗难度更大。该病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4. 预防措施
为降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生风险,应采取以下措施:
- 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
- 注意饮食和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尤其是感染或发热时。
- 合理用药:胰岛素使用需遵医嘱,避免剂量不当。
- 及时就医:如有感染、脱水等症状,应尽早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总结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治疗需迅速且精准,包括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老年患者因死亡率高,需特别重视。预防措施是控制血糖、避免脱水、合理用药和及时就医,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如确诊,应立即送医治疗,以争取最佳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