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伴发的精神障碍是一类由血糖升高或降低引发的精神障碍,可分为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以及低血糖伴发精神障碍。以下是具体介绍:
糖尿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 神经衰弱综合征:多在疾病早期出现,表现为倦怠、乏力、烦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等,但自主神经症状不明显。
- 抑郁状态:患者兴趣减少、情绪低沉、悲观、消极、自责、自罪、悲观厌世、性欲低下等,同时常伴有明显焦虑。
- 焦虑状态:患者焦虑不安、紧张、苦闷、恐惧、易激惹、情绪不稳,伴有心悸、多汗、脉速、坐立不安等。
- 幻觉状态:偶有一过性闪光、闪电或各种彩色物体的幻视。
- 意识障碍:早期表现为嗜睡,多发生在躯体症状加重和血糖升高或接近昏迷前。随着血糖水平变化,嗜睡可呈波动性。
低血糖伴发的精神障碍
- 意识障碍:有嗜睡、意识朦胧、昏睡甚至昏迷,也可出现谵妄状态。昏迷前可出现运动兴奋、烦躁、不安、喊叫、冲动或攻击行为,有时意识障碍可呈间歇性短暂的意识丧失。
- 亚急性发病者:表现为缺乏自制力、控制力等,部分患者有孤独、寡言、少动、人格解体、冲动伤人等情况。
- 慢性病程者:可出现情感不稳、易激惹、急躁、焦虑、恐惧、抑郁等,也可出现幻视、幻听和妄想,也可见躁狂状态。频繁发作者可引起情感淡漠、人格改变以及智力障碍、记忆减退、理解困难、思维贫乏等。
病因
- 糖尿病方面: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代谢紊乱,导致酮症酸中毒、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脑供血不足和脑功能障碍,是产生精神症状的生物学基础。心理因素如灾难性事件、患者内向等性格特征,以及糖尿病引起的维生素缺乏与长期持续的代谢障碍也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
- 低血糖方面:低血糖使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精神障碍。
治疗原则
治疗时需明确患者的病因,纠正患者的血糖异常,控制原发疾病。同时针对精神症状进行治疗,可选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如果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维持正常水平,通常患者的精神症状也可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