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紫绀型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镰状细胞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是常见原因。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从而引发血栓脱落至肺动脉。 -
医源性因素
长期留置静脉导管、胃肠外营养、外科手术或创伤等医疗操作可能损伤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例如,肾病综合征患儿因激素治疗或中心静脉置管,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风险较高。 -
感染与基础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炎症性疾病可导致心脏瓣膜赘生物脱落。长期卧床、营养不良、腹泻脱水等引起的血流淤滞也是危险因素。 -
创伤与骨折
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后脂肪栓塞或血管损伤是儿童肺栓塞的潜在诱因。例如,胫骨平台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加速血栓形成。 -
其他危险因素
肥胖、遗传性易栓症、抗磷脂综合征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总结:小儿肺栓塞病因复杂,需结合先天性基础疾病、医源性操作、感染及创伤等多因素综合评估。早期识别高危患儿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抗凝治疗、避免长期制动)对降低发病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