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栓塞是一种因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发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肺血管阻塞,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以下从定义、症状、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定义
小儿肺栓塞是指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血块、脂肪、空气、组织碎片或其他异物阻塞肺动脉系统而引发的疾病。尽管既往认为儿童肺栓塞较为罕见,但国内外研究表明,在存在高危因素的情况下,小儿肺栓塞并非少见,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2. 症状
小儿肺栓塞的症状与成人相似,但缺乏特异性,变化范围较大,可从无症状到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猝死。常见症状包括:
- 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 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胸痛。
- 咯血:多为小量,偶见大咯血。
- 晕厥:可为首发或唯一症状,伴随烦躁不安、惊恐或濒死感。
- 咳嗽、心悸等。
3. 原因
小儿肺栓塞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先天性因素:
- 先天性心脏病(如紫绀型先心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可能脱落成为栓子来源。
- 血液病:
- 镰状细胞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因血液粘滞度增加导致循环障碍。
- 医源性因素:
- 静脉导管留置、胃肠外营养等。
- 其他因素:
- 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塞。
- 血管内注入空气导致的空气栓塞。
4. 诊断方法
小儿肺栓塞的诊断较为复杂,需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
- 症状观察:如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
- D-二聚体检测: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栓塞,但不能确诊。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动脉内栓子。
- 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判断肺血流灌注情况。
- 肺动脉造影:诊断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及肺动脉高压。
- 其他:如心脏磁共振成像,可识别新旧血栓。
5. 治疗方法
小儿肺栓塞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溶栓治疗:使用尿激酶、链激酶等药物,适用于新鲜血栓或大面积肺栓塞。
- 抗凝治疗: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防止血栓再形成。
- 其他药物:如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用于小栓子引起的病变。
- 手术治疗:
- 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溶栓禁忌症或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取外科血栓切除术。
6. 预防和注意事项
- 高危人群筛查: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病等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 避免医源性风险:如减少不必要的静脉导管留置。
- 及时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小儿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若发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