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95矿渣粉的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GB/T 18046-2017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制定,具体要求如下:
一、核心性能指标
-
活性指数
-
7天活性指数(A7)≥75%
-
28天活性指数(A28)≥95%
-
活性指数反映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早期和长期活性贡献。
-
-
流动度比
-
不小于95%
-
流动度比是衡量矿渣粉在混凝土中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
二、物理性能指标
-
比表面积
-
≥450 m²/kg
-
比表面积影响矿渣粉与水泥的胶凝反应效率。
-
-
密度
-
2.8 g/cm³
-
密度过高可能影响矿渣粉的活性发挥。
-
-
烧失量
-
≤3.0%
-
过高的烧失量可能表明矿渣粉未充分煅烧。
-
-
含水量
-
≤1.0%
-
含水量过高会影响矿渣粉的稳定性和活性。
-
三、化学性能指标
-
三氧化硫(SO₃)含量
-
≤4.0%
-
需控制SO₃含量以防止混凝土膨胀开裂。
-
-
氯离子(Cl⁻)含量
-
≤0.02%
-
氯离子过量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
-
氧化镁(MgO)含量
-
≤14%
-
过高的MgO可能影响混凝土的碱-集料反应。
-
四、其他关键指标
-
碱含量 :需符合相关标准,防止碱-集料反应
-
需水量比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发展
-
颗粒分布 :通过筛分试验控制粒径,确保均匀性
五、检测方法与频率
-
全检项目 :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含水率、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
抽检项目 :碱含量(委托专业机构检测)
-
试验标准 :采用GB/T 17671等国家标准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活性指数计算公式为: $$A7 = \frac{R7}{R07} \times 100$$
$$A28 = \frac{R28}{R028} \times 100$$其中R7/R07和R28/R028分别为7天和28天抗压强度比
六、应用建议
S95矿渣粉因活性高、掺量可达95%,是水泥、砂浆及高性能混凝土的理想替代材料。实际应用中需关注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对活性的影响,并通过严格检测确保指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