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级不锈钢与食品级不锈钢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认证标准、成分含量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具体对比如下:
一、认证标准
-
食品级不锈钢
必须通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确保与食品接触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常见标识包括“304”“18/8”等。
-
医用级不锈钢
除满足食品级标准外,还需符合医疗行业更严格的卫生要求,如表面光洁度达0.008μm(机械抛光)。
二、成分含量
-
镍含量
食品级不锈钢镍含量通常为8%以上,而医用级不锈钢(如316L)镍含量高达10%,以增强抗腐蚀性和减少金属离子析出。
-
其他有害元素
食品级不锈钢需将硫、磷、铅、6价铬等有害元素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医用级要求更严格。
三、应用场景
- 食品级 :用于食品加工设备、餐具、厨具等直接接触食品的制品。- 医用级 :用于手术器械、消毒设备、管道等需高卫生标准的医疗场景。
四、其他差异
-
表面处理
医用级不锈钢多采用机械抛光,光洁度达镜面效果(0.008μm);食品级可采用化学抛光,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10μm)。2. 价格与通用性
304不锈钢因成本较低,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医用级316不锈钢价格较高,但耐腐蚀性更优。
总结
两者核心差异在于认证严格程度和镍含量,食品级强调安全性,医用级在安全性基础上提升卫生标准。选择时需注意产品标识,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