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直接翻盘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一审和二审都败诉后,通过再审程序“绝地翻盘”的可能性较低,但并非完全无望。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再审程序的胜诉可能性
- 胜诉概率较低
再审案件申请率虽高,但成功启动的比例仅约10%-15%,而最终改判的比例更低。法院对再审申请审查严格,需证明原判决存在重大错误,如事实认定不清、法律适用错误等。
- 与一、二审结果的关联性
再审的胜诉概率与一、二审结果无直接关联,关键在于新证据或法律观点能否推翻原判决。例如,一审胜诉但二审因证据不足败诉的案件,仍可能通过再审改判。
二、再审申请的条件与流程
- 基本条件
需提交充分证据证明原判决存在重大错误,且已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如二审上诉)。若前审阶段未提出关键论据或证据,再审申请可能被驳回。
- 申请时效与管辖
一般需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提出,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再审由中级人民法院及以上法院审理,但当事人可选择向基层法院申请。
三、其他救济途径
- 检察院抗诉
若当事人申请再审被拒,可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但成功率同样较低。
- 考虑其他因素
-
经济成本 :再审程序耗时且费用较高,需权衡是否值得投入。
-
心理承受能力 :长期诉讼可能对当事人造成精神压力,需结合自身情况决定。
四、建议
-
接受判决 :若对结果可接受,建议及时止损,避免浪费资源。
-
充分准备 :若认为证据充分,可尝试再审,但需配合律师制定策略。
-
专业咨询 :律师可评估案件可行性,帮助判断是否具备再审条件。
再审并非“保命稻草”,需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申请,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