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屁虫,学名椿象(亦称为蝽或九香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昆虫。它们属于半翅目异翅亚目椿象科,拥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其中大多数是植食性的,少数为肉食性。
生活习性
椿象通常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大约在15-30℃之间。这种昆虫常栖息在植物茎干、树皮下或树洞中隐匿,并且它们的活动高峰期一般是在夜间。椿象对环境有着特定的要求,它们偏好避风、向阳和较稠密的树冠叶丛中生活。它们还具有趋光性,因此会在晚上开灯时通过各种缝隙进入室内。
食物来源
椿象主要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特别是喜欢取食无患子科植物的种子及其果实。在京郊地区,椿象会对梨树、桃树和苹果树等果树造成威胁;而在湖南等地,则会攻击水稻,导致作物受损率在15%至25%之间。这些害虫在吸食植物汁液的过程中可能会传播疾病,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繁殖周期
椿象一年可以繁殖数代,其卵通常产于植物枝内或树皮内过冬。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进行交配产卵。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如福建、广东、广西,椿象每年发生一代,以未成熟的成虫越冬。成虫在温度达到16℃左右时开始活动为害,在荔枝、龙眼嫩梢或花穗上取食,待性成熟后开始交尾产卵。椿象的卵多产于叶背,约占80%,而叶面占15%,花穗占5%。
活动规律
椿象的若虫孵化后,会经历五个龄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82天,但最长可达116天,最短58天。随着龄期的增长,若虫的抗药性也会增强,特别是在第3龄之后。椿象成虫寿命较长,平均约为311天,它们在夜间活动最为频繁,并且在受到威胁时会释放出一种难闻的气味来防御自己。
家庭中的问题
由于椿象有趋光性和寻找温暖地点越冬的习惯,所以在秋冬季节天气变冷时,它们往往会寻找室内的温暖地点作为越冬场所,这使得家庭中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椿象。为了避免椿象进入家中,人们可以采取物理隔绝措施,例如使用门缝密封条、纱窗补丁以及双重纱窗等方式来减少椿象进入的机会。
椿象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不仅因为其对作物造成的直接损害,而且还因为它们可能携带病原体影响植物健康。椿象也是一种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被利用的资源,比如用于中药或是食用。了解椿象的生态习性对于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无论是保护农作物免受侵害还是控制其在家中的数量都是如此。通过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少椿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