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栖息环境
潮虫偏好阴暗、潮湿的环境,常见于腐叶、石块下、朽木或室内潮湿角落(如卫生间、厨房、地下室等)。它们对腐殖质丰富的区域(如花园、花盆底部)也有较强趋性。 -
活动规律
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白天多隐蔽活动,夜间(尤其是21:00-22:00及清晨7:00-8:00)频繁活动。阴天时也可能外出觅食。 -
食性特点
为杂食性动物,主要取食植物残渣(枯叶、腐烂木料)、菌孢子、小型昆虫尸体等,偶食农作物叶片或粮食副产品。 -
防御机制
受到惊扰时会迅速卷曲成球形(类似西瓜),以此保护柔软腹部,这种行为被称为“假死性”。 -
繁殖与生存
- 繁殖季节集中在春秋季,雌性每次产卵30-80枚,卵在适宜温湿度下约26天孵化为幼虫。
- 适应陆地生活,外壳具油层防止干燥,但需依赖湿润环境维持呼吸。
-
温度适应性
最适活动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5%左右。温度低于25℃时活动减少,可能向温暖潮湿区域迁移。
通过了解这些习性,可针对性采取防潮、清洁等措施减少潮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