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热是由贝纳立克次体(又称贝纳柯克斯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于1935年在澳大利亚首次发现,因早期病因不明而得名“query fever”(疑问热)。以下为疾病特征概述:
一、病原学与传播
- 病原体:贝纳柯克斯体,具有滤过性、强抵抗力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可在环境中存活数月
- 传染源:家畜(牛、羊、狗、猪等)为主要宿主,感染动物排泄物含病原体
- 传播途径:
▫️ 气溶胶传播(主要途径)
▫️ 虫媒传播(蜱叮咬)
▫️ 接触感染动物组织或乳汁
二、临床表现
-
急性型(占多数):
- 潜伏期9-30天(平均17-20天)
- 突发高热(39-40℃),呈弛张热型,持续10-14天
- 剧烈头痛(前额/眼眶)、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 干咳、胸痛(约30%伴间质性肺炎)
- 肝肿大(压痛明显,黄疸少见)
- 无皮疹为显著特征
-
慢性型(少数):
- 病程>1年,多表现为心内膜炎或慢性肝炎
- 心内膜炎:杵状指、心脏杂音、呼吸困难、贫血
- 慢性肝炎:肝脾肿大、疲乏、食欲减退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 补体结合试验(血清学检测)
▫️ PCR检测病原体DNA
▫️ 影像学检查(肺炎表现) - 治疗:
▫️ 首选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疗程2-3周
▫️ 慢性病例需延长治疗周期(数月)
▫️ 支持治疗(退热、补液等)
四、预后与预防
- 治愈率:急性病例约60%,慢性病例易复发
- 高危并发症:间质性肺炎、心内膜炎、器官衰竭
- 预防措施:
▫️ 避免接触感染动物及污染环境
▫️ 实验室人员需严格生物防护(气溶胶风险高)
注:该病与冠状病毒无关,内容存在表述错误,实际病原体为立克次体科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