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特征
-
疼痛性质
- 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闷胀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颈部、下颌等部位。
- 部分老年人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能表现为上腹痛、恶心、乏力等非胸部症状。
-
诱发与缓解
- 常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或饱食诱发,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5分钟内缓解。
- 疼痛发作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在数周至数月内相对稳定。
-
持续时间
- 单次发作通常持续3-5分钟,极少超过15分钟。
危险因素
- 主要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及冠心病家族史。
- 其他因素:A型性格、长期口服避孕药、高动物脂肪饮食等。
诊断方法
- 心电图
- 静息时可能正常,发作时可见ST段压低或T波倒置。
- 运动负荷试验
- 评估心肌缺血程度,阳性标准为ST段压低≥0.1mV持续2分钟。
- 冠状动脉造影
- 金标准,可明确狭窄部位及程度,指导血运重建治疗。
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
- 硝酸酯类:快速缓解症状(如硝酸甘油)。
-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肌耗氧量(如美托洛尔)。
- 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冠状动脉(如硝苯地平)。
- 血运重建
- 经皮冠脉介入(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严重狭窄患者。
- 康复与预防
- 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及心理干预。
注意事项
- 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警惕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合并其他疾病(如肺部感染)的可能。
- 若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或伴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