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东莞市医保门诊共济政策,主就医点和辅就医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基本定义与功能
-
主就医点
参保人需在户籍或参保地选择的定点社卫机构中确定1家作为主门诊点,主要用于日常普通门诊服务。
- 签约家庭医生后,主点功能不变,仍为参保人提供基础医疗保障。
-
辅就医点
在主点基础上,参保人可额外增加1家定点社卫机构或定点医院作为辅就医点,用于补充医疗服务需求。
- 支持直接报销门诊费用,无需通过主点转诊,且年度报销限额为上上年度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
二、报销政策差异
-
报销比例
-
在主就医点或通过主点转诊的社卫机构就医,按70%比例报销;
-
在辅就医点直接就医,按75%比例报销(签约家庭医生且履行健康管理义务)。
-
-
年度支付限额
-
主就医点无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
辅就医点年度报销限额为上上年度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
-
三、选点与就医流程
-
选点范围
-
主点:需在参保辖区内的定点社卫机构选择;
-
辅点:可选择本镇社卫中心、站点或东莞市内任意一家定点社卫机构/医院。
-
-
办理要求
-
个人办理需提供医保电子凭证、社保卡或身份证;
-
单位代办需额外提供单位证明、代办人身份证。
-
四、其他说明
-
急诊服务 :辅就医点同样支持急诊抢救服务,报销比例与主点一致;
-
查询方式 :参保人可通过东莞医保公众号查询主辅点有效期及报销比例。
通过以上差异设计,政策旨在优化就医流程,降低参保人员“东奔西跑”的负担,同时引导分级诊疗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