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病因
-
长期过量服用镇痛药
累积剂量超过1-2kg时,可能引发慢性小管间质损害或肾乳头坏死。常见致病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汀、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耗竭细胞谷胱甘肽,产生氧化性代谢物直接损伤肾组织。
- 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髓质缺血。
-
药物联用或家族滥用史
联合使用含咖啡因或可待因的镇痛药可能加重肾损伤;有滥用镇痛药家族史的患者,因家庭支持或监管不足,更易长期过量用药。
二、发病机制
- 肾毒性损伤
镇痛药代谢产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的氧化产物)在肾髓质蓄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 缺血性损伤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肾髓质血流,导致慢性缺血性损伤。 - 免疫性损伤
部分药物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间质性肾炎,最终转为慢性损伤。
三、高危人群
- 长期疼痛患者:如风湿热、关节炎、偏头痛患者。
- 特定群体:40-60岁女性(男女比例3:1-6:1)、儿童、老年人、慢性肾病患者等。
四、预防建议
- 控制用药量:避免长期滥用,累积剂量不超过安全范围。
- 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2000ml,促进药物排泄。
- 及时就医:出现血尿、夜尿增多、高血压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并检查。
早期诊断和停药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若已进展为肾衰竭,需透析或肾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