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AHC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以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异常增厚为特征。其核心特点和相关信息如下:
一、基本特征
- 病变部位
肥厚心肌主要集中于左心室心尖处,而室间隔基底部通常无明显增厚,且多数不伴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 发病率与人群
约占肥厚型心肌病的16.8%,多见于30-50岁男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长期剧烈运动或酗酒史。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 其他因素:高血压、慢性缺氧、儿茶酚胺分泌异常等长期刺激可能与发病有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三、临床表现
- 症状:起病隐匿,常见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心律失常。
- 并发症: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血栓栓塞事件,甚至心源性猝死。
四、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尖部非对称性肥厚,但需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以避免误诊。
- 心脏磁共振或左室造影:更直观,可明确肥厚部位及程度。
- 分型
根据是否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
五、治疗与管理
- 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用于改善症状和心脏功能。
- 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可延缓病情进展。
- 手术干预:对药物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肥厚心肌或心脏移植。近年来,微创技术(如Liwen术式)为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六、预后
多数患者进展缓慢,但需长期监测以预防猝死和心力衰竭。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