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时手被不知名的虫咬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快速止痒:
局部冷敷
用冰块或冰袋包裹在干净的毛巾内,冷敷叮咬部位,每次敷 10 分钟左右,每日 3 - 4 次。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瘙痒。
涂抹碱性溶液
很多虫子的毒液呈酸性,可用碱性溶液中和,如肥皂水、3%的小苏打水等。用棉球蘸取溶液涂抹在被咬处,能缓解瘙痒。
使用外用药物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有效减少局部炎症因子及过敏介质释放,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儿童也可使用。
- 抗组胺药:有消肿、止痒、抗过敏功效,如复方苯海拉明克罗米通酊、盐酸氯环利嗪乳膏等外用抗组胺药。
- 局部麻醉剂:如复方氯己定达克罗宁乳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等,可迅速缓解刺痛、瘙痒。
- 其他:炉甘石洗剂可用于缓解瘙痒。也可使用清凉油、风油精等,但皮肤破损时不宜用。
口服药物
若瘙痒严重,可口服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抑制血管渗出,减轻瘙痒。
中药偏方
可将黄连 3 克、大黄 5 克、鲜银花 10 克、重楼 10 克、鲜薄荷 10 克、芒硝 2 克、苦参 3 克,用 75% 酒精 500 毫升浸泡 7 天,过滤去渣后加 100 毫升清水装入小喷壶备用。被虫咬后,取此药酒喷于患处,可止痒消肿。
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或叮咬部位肿胀扩散加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