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混凝土离析引起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需根据离析程度和影响范围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一、离析程度判断与初步处理
-
轻微离析
若离析现象较轻,可尝试调整下一次搅拌,但需注意避免再次发生。
-
严重离析
当出现明显分层、泌水或坍落度大幅下降时,需报废重拌。
二、离析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
材料问题
-
粗骨料粒径过大、级配不良或含泥量过高,需调整骨料级配、筛选并降低含泥量。
-
水胶比过大(积水未倒净)或外加剂掺量不当(过量或含泌水成分),需优化配合比并控制外加剂类型。
-
-
施工工艺问题
-
振捣不当(过度振捣或漏振)、浇筑速度过快或模板密封不严,需规范振捣手法并加强模板维护。
-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未保持适宜坍落度,需添加离析调节剂或减水剂。
-
三、质量问题处理措施
-
结构分层处理
-
墙柱等结构分层严重时,需拆除并重新浇筑。
-
楼板开裂未硬化时,表面撒布小碎石阻止开裂;已硬化裂缝需凿毛清理后灌浆修补。
-
-
表面缺陷修补
- 裂缝较小时可采用表面密封剂或涂装修补;较大裂缝需凿毛后浇筑高一级细石混凝土。
-
预防性改进
-
加强原材料检验,控制砂率、含泥量及外加剂掺量。
-
优化施工流程,避免振捣棒撞击钢筋、模板漏浆等问题。
-
四、注意事项
-
离析调节剂需符合规范,避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
修补时需弹线定位,确保修补方正平直。
-
长期存放水泥需防潮防结块,避免影响拌合性能。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离析对质量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与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