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混凝土试块离散值不合格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立即停止使用与报告
-
停止使用该批次试块 :发现试块离散值超标后,应立即暂停该批次混凝土的浇筑和使用,避免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
详细记录与报告 :对不合格试块进行分类、标记,并形成书面报告,报项目负责人及相关部门备案。
二、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
原材料问题
若原材料(如水泥、骨料)质量不达标,需更换合格材料,并对供应商进行追责。
-
配比或搅拌问题
检查配合比是否正确,搅拌过程是否规范,必要时调整配比或重新搅拌。
-
取样与养护不当
-
取样应具有代表性,避免取前1-3车混凝土(开盘鉴定阶段)。
-
养护环境需符合规范,避免长期浸泡或养护不足。
-
三、处理方案选择
-
回弹取芯验证
对离散严重的部位进行回弹检测或钻芯取样,结合实验室强度测试结果综合判断。
-
同养试块复核
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在实验室进行同步强度测试,作为判定依据。
-
结构安全评估
若局部离散不影响整体结构安全,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经设计单位核算确认后验收。
四、整改与预防
-
过程控制优化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规范取样、制作、养护流程,确保每批试块质量可追溯。
-
责任追溯与培训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并组织试验人员培训,提高质量意识。
-
制度完善
完善试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避免因管理疏漏导致类似问题。
五、特殊情况处理
-
经济成本权衡 :若分段验收经济成本过高,需与设计单位协商,提供结构安全核算报告,经监理和质监部门审核通过后继续施工。
-
加固或返修 :对于无法通过检测的部位,需制定加固或返修方案,经多方确认后方可实施。
注意 :试块离散值超标可能涉及结构安全风险,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并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处理方案符合工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