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真缝与假缝的区分主要基于接缝的构造形式和功能,具体区别如下:
一、定义与构造形式
-
真缝
-
指完全贯通整个板厚的缝隙,混凝土面板在此处完全断开。
-
主要功能是允许混凝土面板在温度变化时自由伸缩,避免因热胀冷缩产生破坏。
-
-
假缝
-
仅贯通部分板厚(通常为板厚的1/4~1/5),下部混凝土仍保持连接。
-
通过表面切割形成规则缝隙,主要用于控制混凝土收缩应力,防止网状裂缝。
-
二、功能与适用场景
-
真缝
-
主要用于胀缝,设置在桥梁、高填方路段或与其他道路接壤处,宽度通常不小于2cm。
-
需设置传力杆或钢筋,防止板块在水平方向移动,确保行车安全。
-
-
假缝
-
主要用于缩缝,平行于路面长度方向设置,宽度通常为4-6mm,深度为板厚的1/3以上。
-
通过切割机或专用设备施工,引导混凝土收缩裂缝沿预定方向发展。
-
三、其他分类维度
-
按位置 :真缝(如胀缝)、假缝(如缩缝)、施工缝(因施工中断开)。
-
按形式 :平缝(垂直板面)、企口缝(榫头对接)、加肋板平头缝(带肋骨结构)。
四、注意事项
-
施工时机 :缩缝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切割,避免过早切割影响强度。
-
钢筋配置 :胀缝需设置直径12-16mm螺纹钢筋,传力杆间距不超过90cm。
通过以上区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混凝土路面接缝的设置原理及施工要点,确保道路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