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混凝土浇筑进行到一半时中断,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和质量。以下是综合处理方案:
一、中断原因分析与预防
-
设备故障 :泵机、振动棒或管道堵塞是常见原因,需提前准备备用设备。
-
材料供应问题 :混凝土断供需立即切换备用站,无法及时供应需预留施工冷缝。
-
环境因素 :降雨、高温等需采取防雨、降温措施。
二、应急处理措施
1. 设备故障处理
-
泵机故障 :切换备用泵机继续浇筑,并立即维修故障设备。
-
振动棒/振捣器故障 :切换备用设备,修复后重新作业。
-
泵管故障 :清洗管道并加入减石水泥砂浆润滑,防止堵塞。
2. 材料供应不足
- 启用备用混凝土站,确保连续供应;若无法及时供应,需留置施工冷缝。
3. 施工缝处理
-
清理旧混凝土 :剔除松散层和浮浆,露出基层,用压力水冲洗并保持湿润。
-
界面处理 :新浇筑混凝土前,用高强等级水泥素浆满刷结合层,再浇筑C35P8混凝土,确保密实性。
4. 环境因素应对
-
下雨时用防雨布遮盖新浇筑表面,避免水分渗透。
-
停电时启用备用发电机,保障施工用电。
三、后续质量检查
-
强度检测 :中断后需等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如1.2mPa)后再继续施工。
-
接缝质量 :检查施工缝处是否密实,无漏浆现象,必要时进行二次抹面。
-
设备维护 :故障设备需维修后进行试运行,确保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
-
若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需清除泵送设备和管道内的混凝土,重新振捣。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避免因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应对混凝土浇筑中断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