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伤口
立即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轻柔冲洗叮咬部位,清除残留物(如虫体分泌物、毒刺等),降低感染风险。若伤口有明显肿胀或异物,可用医用镊子小心清除(避免挤压毒囊)。
2. 冷敷消肿止痒
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瘙痒。
3. 局部用药缓解
- 瘙痒或红肿: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 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消炎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
- 碱性中和:若怀疑酸性毒液(如蜂类),可用肥皂水冲洗;若为碱性毒液(如黄蜂),可用醋酸中和。
4. 避免抓挠与刺激
抓挠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可用轻拍或纱布覆盖代替。同时避免摩擦、高温或刺激性护肤品。
5. 密切观察症状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红肿扩散至面部其他区域或全身;
- 发热、呼吸困难、头晕等全身过敏反应;
- 伤口化脓、疼痛加剧或出现水疱。
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衣裤、喷洒驱蚊液,避免翻动石块或接触草丛。若对虫类毒性不确定或症状严重,建议尽早就诊明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