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需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确定,主要参考以下规范和注意事项:
一、常规施工要求
-
连续性原则
水下混凝土应保持均匀连续浇筑,避免中途间歇。若需暂停,应尽量缩短时间。
-
导管埋深与提升速度
- 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需控制在1.5m以上,提升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导管埋深在1m以上。
-
温度控制
-
温度高于30℃时,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不超过30分钟;
-
温度低于10℃时,可延长至2.5小时。
-
二、具体施工规范
-
导管间距与覆盖范围
导管间距不宜大于500mm,覆盖范围应满足混凝土均匀性要求。
-
初凝时间要求
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应大于10小时,后续浇筑需在初凝前完成。
-
冷缝控制
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小时,交接处需用振捣棒持续搅动以确保粘结性。
三、特殊情况处理
-
恶劣天气 :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应暂停露天浇筑;
-
设备故障 :中断后需清理导管和模板,重新评估施工方案。
四、总结
实际施工中,导管间歇时间需结合混凝土类型、温度、施工设备等因素综合确定,通常不超过30分钟。若超过规定时间,需采取补强措施(如二次灌浆)以保证结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