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降低、裂缝、耐久性差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会引发多方面的问题,具体危害如下:
一、结构性能下降
-
强度降低
振捣不充分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和气泡无法排出,形成微观缺陷,显著降低抗压、抗拉强度,使结构无法承受设计荷载。
-
承载能力不足
由于密实性差,结构整体承载能力下降,可能引发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结构破坏。
二、外观质量缺陷
-
表面裂缝与蜂窝麻面
未振捣区域易出现表面裂纹、蜂窝状孔洞或麻面,影响美观且降低结构耐久性。
-
露筋与钢筋损伤
振捣不到位可能导致钢筋外露(露筋),增加钢筋锈蚀风险,进一步削弱结构安全性。
三、耐久性受损
-
抗渗性下降
蜂窝状结构为水分、氯离子等侵蚀性物质渗透提供通道,加速混凝土膨胀、开裂,缩短使用寿命。
-
碳化加速
表面失水干燥导致碳化进程加快,进一步降低混凝土耐久性。
四、安全隐患
-
局部应力集中
未密实区域在受力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可能引发裂缝或结构破坏。
-
施工质量问题
如漏振、过振等违规操作,可能引发其他施工缺陷,如钢筋错位、模板破裂等。
五、施工效率降低
- 需要返工修补,增加施工成本和时间。
建议 :振捣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1-4小时,避免过早或过晚操作,并采用分层振捣、覆盖养护等措施,确保密实性和强度。